高天精神|不忘初心,坚守信仰
历经世纪风雨,无论身处战争年代抑或遭受各种磨难,高天家族始终坚守对音乐和钢琴制造事业的执着追求,从未改变。岁月沉淀,时光打磨出高天钢琴浓厚的历史底蕴与绝佳的音色触感,在钢琴发展史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细心聆听,感受音乐信仰的力量。
一战
在德国,一战给布伦瑞克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也严重影响到了高天钢琴的发展。第三代传承人库特·高天年少感染重疾,他的兄弟威利·高天在原料短缺的情况下,艰难维系着公司的运营,但受战争影响,市场对钢琴几乎没有需求,高天钢琴的生产一度暂停。
库特·高天和威利·高天
尽管如此,漫长的战争岁月并没有击垮高天。一战后,高天家族抓住了德国经济快速复苏的大趋势,很快重建工厂并重塑之前的辉煌。到19世纪20年代,公司已有1000多名员工。1920年,公司在伦敦设立新据点,并逐渐开始涉足美国市场。
一战中的德国城市,图片来自网络
大火
看似一帆风顺的发展,总会遇到难以预料的波折。1926年,一场大火将一切付之一炬。一战的硝烟刚刚散尽,高天又遭受了如此重创。重建之路困难重重,高天家族毫不犹豫地启动筹备工作。
大火前的高天公司
危机
然而大火后的重建之路不再如一战后那般的顺利。30年代初,经济危机爆发,高天举步维艰。由于需求减少,为了度过难关,高天家族不得不进行裁员,通过各种开源节流的举措,如将部分厂房对外出租。正是凭借着这份惊人的执着,高天家族得以将钢琴事业保留下来。
二战
一战后,从经济危机中恢复的高天经过数次扩建,由此建立了自己的钢琴帝国。但二战爆发后,钢琴产量再次急剧减少。战争损毁了高天家族的大部分工厂和商业建筑。一个拥有伟大历史的钢琴帝国再次面临险境。
1945年,布伦瑞克在废墟上迎来了新生的“春天”,但对于高天家族来说,战后的重建绝非易事。高天第四代传承人克努特·高天回忆说,对于那些从战场回来的老员工,第一件任务就是面对废墟,修复被炸毁的屋顶和门窗。在当时,要找到修缮房屋需要的材料,异常艰难。
废墟中的高天钢琴厂
对战争中遭到损坏的钢琴进行维修,成为战后那几年高天家族的重点工作。直至1948年货币改革后,高天才得以开始新琴的生产。
有经验的骨干员工重新回到工厂,高天的工作环境与氛围也吸引着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的工作热情对高天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琴制造并非只是种冰冷的工业制造行为,而是一种要求极高的手工艺术行为!高天钢琴的生产走向正轨,大家很快又振奋精神,奋起直追。他们一如既往地保证钢琴的质量、可靠性以及那美妙的音色。
那些由于战争纷扰而无法企及的市场,也得以重新开拓,例如南非、南美、菲律宾、日本以及美国等等。不论德国国内还是国外,众多经销商纷纷与高天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及良好的信任度,高天家族的事业再次走向辉煌。
无论多少艰难险阻,高天钢琴的根基与初心从未被摧毁,因为高天家族的后背们从未忘记过先辈们的勇气和执着,他们继承了高天家族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性格。这一切,都源于高天家族发自内心的追求与信仰:“因为我们热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