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斯音乐旨在通过自身影响力与号召力
为广大爱乐人提供便捷、权威的学习平台
让更多人跟随名家大师一起
夯实基础 、快速提升 、学有所获
钢琴名师直播课精彩回放——第十三期
7月9日开课——桑梓老师
直播课上,为大家解析
小奏鸣曲集
7月11日开课——匡昉老师
直播课上,为大家分享
钢琴教学中的“板块”研究
直播课程内容精彩回放
错过直播的同学们注意啦!
敲黑板啦!
课堂重点笔记大放送!!!
桑梓公开课
小奏鸣曲集
今天说这本《小奏鸣曲集》是因为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会去探索一些新的曲目、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同时也会传承经典的教学和作品。我的感受是用什么教材排在其次,重要的是学生能在作品中学到什么、获得什么以及感受到什么这个是最重要的。
一般来说,小朋友学琴三四年或者四到五年就可以慢慢接触这本作品。钢琴教材在比较浅的程度里面,它的内容会比较单一,比如说练习曲599,就是音型在不同的调上面转来转去;触键也比较单一,就是强和弱的对比;乐曲也是这样,大部分都是钢琴小品,这样的乐曲特点是一首曲子在讲一件事情、一个性格或者是一种心情,大体上比较单一。但是小奏鸣曲就不一样,会丰富很多,它除了音乐变化,又多了很多的戏剧性、对话的艺术、有惊喜和悬念的元素、张弛感。小奏鸣曲无论是从结构、音乐素材、调性、触键的多样性、分句以及不同的音乐表情等都会丰富和细腻很多。
我把这本教材分成两个范畴来讲,第一个是时间因素,第二个是声音因素。时间因素包括速度、节奏感、律动、自由的东西,声音因素包括音量、音色、触键、乐句、和声、踏板等等。
时间因素
速度统一,在演奏一个奏鸣曲的过程中,如果乐谱上面没有明确的标明要变速的话,请小朋友们千万不要随意、擅自去改变速度。速度不统一有很多种情况:
1.学生对音乐有天然的、自然的感受,这个学生的音乐感觉和倾向性是对的,我们要保护这一点,但是要和学生解释表达方式是不对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音色、层次,做一些另外的变化来达到相同的效果,但绝对不是把速度变了。
2.技术不过关。当然不是整首曲子都不过关,中间总有那么一两首快的,弹不过去。所以我们在选择速度的时候要想最困难的那一段能弹多快,那前面的速度就选多快。
3.织体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在一拍里面有时候是2个音,有时候是3个音,但是一拍是不会动的,学生就会在一个拍子里晃来晃去,这时一定要打着节拍去练习。
是不是在弹奏鸣曲时一定要一板一眼的数拍子,一点自由都没有呢?也不完全是,但是这里我们不叫它rubato,有一个词是这样拼的Agogic,叫缓急法,相当于古典主义时期的rubato,它是涉及旋律的一种速度的表情处理,乐句性质因为强烈的方向性、倾向性而产生的可以稍快一点、稍慢一点或者停顿的一个音乐术语,是为了勾勒出某种乐句的轮廓,强调某个音、加强紧张感和渲染音调的作用。
节奏感,是建立在准确的节拍上但是是和乐感相关的,它能够打动人。这里要讲一下三连音,比一拍2个音要快一点,比一拍4个音要慢一点,但三连音特别有特点,给人一种紧张感,好像往前走的感觉。
关于时间的最后一点,我们可以打大拍子,有的时候打小拍子你可以很准确,但是打大拍子能帮助你把乐句弹的更加顺畅,这样音乐也可以更加顺畅。
声音因素
声音的因素有音量、音色、触键、运音法等等。我们所有的技术训练都是声音的训练,最符合风格和最能表达乐曲情感和内容的声音就是好的声音。怎么样用声音来表现音乐、变现它的色彩和风格?
在古典主义时期里面,我们要提一下运音法,第一种:点,听起来非常的均匀、明亮、饱满,让人心生愉悦;第二种像是一大片的感觉,就是面,表达非常厚的声音,可以做手指的踏板;第三种就是连线加上跳音,上面是连线,下面是跳音,要非常富有表情的去演奏它。
我们在弹古典主义时期的小奏鸣曲的时候,和之后的浪漫主义相比,它在踏板、长线条的乐句或者强弱的浮动上面会稍稍的控制一些,但不代表这个时期的音乐是无聊的,反而是具有冲突的、具有悬念、趣味性有紧张感的,有戏曲性的音乐。
小奏鸣曲和奏鸣曲相比较,虽然它更加的简易、短小,但是在古典主义的奏鸣曲中戏剧性、悬念、结构、均匀明亮的触键、典雅高贵的情趣,这些都在小奏鸣曲中有非常好的体现。所以我们掌握了好的演奏规律,习惯了这样的音乐思考方式,对之后学习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奏鸣曲可以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匡昉公开课
钢琴教学中的“板块”研究——以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钢琴水平考级教材为例
解读“板块”,借用了板块构造学说的概念,属于地质学的范畴,想将这一概念引用到钢琴教学当中,将具有不同教学作用和训练价值的作品加以分类,便于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在钢琴的教学过程当中,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和乐曲四个基本板块。
共性法则,是仔细的研读乐谱,首先要看谱子上有什么,包括音符、指法、节拍节奏、力度、速度、表情结构等;第二是要思考为什么,作曲家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接下来就是引导我们去实施,就是做什么。无论是哪个板块,都要遵循这个共性法则去进行切入。
基本练习板块
从教学来讲,基本练习是每位钢琴老师及学习者的重要根基和必经之路,其中包括钢琴弹奏的基本概念,这个基本概念里又包括声音概念、弹奏方法、基本技术、节拍组织、速度意识与控制等等。这个板块的学习持续贯穿钢琴学习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钢琴演奏水平的稳步提升。在教学方面以音阶、琶音、和弦为主,在西方音乐当中,绝大多数的古典音乐是由音阶、琶音、和弦及其变化形态构成的,要格外重视基本练习的训练。作为老师,教什么是内容,怎么教是方法,学生怎么练怎么演奏这是最后的结果。作为老师要有正确的概念,包括2个方面,一个是声音概念,一个是与之匹配的基本弹奏方法。什么是正确的声音概念:就是通透、圆润、明亮、悠远、弹性,同时也要有与之匹配的基本练习方法。
练习曲
如果说基本练习是钢琴学习的根,那么练习曲就是钢琴学习的苗。其中包括各种由浅入深钢琴学习的弹奏技术,三种基本的奏法,连奏、断奏、连断音,然后是单音的跑动技术、双音与和弦的技巧、还有远距离的音程的跳动。练习曲的训练应该延续基本练习的要求,并且有所拓展,比如乐句、篇幅加长了,力度记号越来越丰富了,让大家有了更多表现的手段和获得更多表现的提示。所有的这些都对手指技术的控制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复调作品
众所周知,钢琴是一件能够表现多声部的乐器,在音乐表现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既然如此,作为钢琴演奏者就要具备多声部的思维、多声部的听觉还有多声部实际操控能力。要明确复调作品整体的特点和总体的要求是什么。明确总体要求之后就要根据每首作品的音乐内容进行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去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它的整体特点是两个手分别独立的表达不同线条的表情、方向、力度,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地位基本上是相等的、平衡的。总体要求:
1.音乐的形象性格要鲜明;
2.旋律要清晰连贯并且具有方向感;
3.声部层次具有空间感、立体感还要讲究平衡感;
4.结构清晰、句法考究、和声走向与变化明显。
乐曲
乐曲涵盖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作曲家以及不同形象不同性格的各类作品,它量非常大,是钢琴弹奏技术、音乐表现、风格把握的综合素质体现,训练的内容也就更加复杂多样,最磨人的曲子就是莫扎特和肖邦,难在每一个音都有动作,非常精细,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它的精致、优雅。所以要求我们的钢琴老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更要从历史人文、自然科学等学科当中去汲取养分,拓展我们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在我们的授课过程当中深入浅出、游刃有余。
大家都知道音乐的起源多半来自歌唱和舞蹈,因此歌唱性和舞蹈性是音乐表现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小朋友来说,歌和舞蹈是他们易于接受的感受和表达方式。即使在其他体裁的音乐当中,也绕不开这2个核心的元素,在奏鸣曲、变奏曲都绕不开这些元素。
总结:
1.明确钢琴教学的板块划分 。
2.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明确每一个板块的教学价值、训练目的和音乐表达方式。
3.在备课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各板块之间的共性内容与相互关联 。
4.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重基础、重听觉、重协调、重思维、重情感”,这样才能达到美育教育的结果。
以上,第十三期精品课程的内容
已经分享给大家了。
你想获得全部精彩内容嘛?
你想看到教授们的精彩演绎吗?
你想要完整版课程视频吗?
看下方!
课程回放限时申领
课程申领时间
即日起——9月20日
课程申领方式
Step1:
将本微信转发至【朋友圈】,并【配课程推荐语】;
Step2:
将转发【朋友圈截图】及老师姓名发送至“柏斯音乐信息化平台”公众号(需关注“柏斯音乐信息化平台”公众号);
课程发放时间
【截图】通审后,【2天内】“柏斯音乐信息化平台”通过微信发送“课程视频密匙”
申领其他大师课程
点击菜单栏“名师公益图书馆”,
分享课程,也可以向后台申领对应课程的回放
关注“柏斯音乐信息化平台”
参与互动领取课程
活动期间请勿取消关注“柏斯音乐信息化平台